逛北京乡情村史博物馆治拆迁致富户们的乡愁
2023/5/15 来源:不详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7143439.html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是诗人席慕蓉笔下对乡愁的描述。
随着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搬迁上楼,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有味儿,最割舍不下的那一缕缕乡愁,也在一座座乡情村史博物馆里永久地留存了下来。
豆各庄乡情博物馆
据了解,仅朝阳区就已经建成了包括崔各庄、豆各庄、南磨房、高碑店等在内的20个乡情村史陈列室、博物馆,展示农村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帮助村民留住“乡情”。
“
这里展示了一件件记录和封存了往日生活印记的老物件,还有生动再现的怀旧场景。
朝阳区文委和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从年朝阳区就出台了支持发展民办博物馆的政策,每年由政府出资,邀请专家和专业机构对本地区的历史文脉进行研究,让村民们能够在搬迁上楼后仍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据悉,今年朝阳区的东坝地区民俗博物馆、常营地区乡情村史陈列室等4个乡情村史陈列室也将正式启动建设。
这些博物馆背后都有怎样的乡情故事?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其中的4座乡情村史博物馆。
“几百本流水账记录了村子的几十年”
崔各庄乡情博物馆
崔各庄的乡情村史博物馆位于何各庄村村东的果园里,这里也是朝阳区唯一一处由政府投资、个人负责设计和运营的乡情博物馆,博物馆的设计师和建设者正是“落户”在何各庄村20年的果园餐厅经理吴运涛。
这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更像是普通的农居小院,进门便是口老水井,20多米长的道路两旁,鸡窝、葡萄架、碾盘原汁原味地复制着过去的生产生活场景。
吴运涛告诉记者。“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从井里打水、浇灌果树、喂鸡,感受过去浓厚的生活气息。”
从步入展区开始,记者仿佛进入了移步换景的“年代戏”现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平房土炕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家居布景,再到曾经繁荣一时的1比1原版复制的供销社实景;从50年代“话匣子”播放的样板戏到80年代录音机里传出的邓丽君的歌声;每一间展示小屋都原汁原味体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特点和细节。
今年45岁的肖海是土生土长的何各庄村人,博物馆里最让肖海印象深刻的是手扶拖拉机车头。
肖海“从我爷爷的父亲开始就住这儿,现在村里大部分都搬迁上楼了,我有空就到这儿来逛逛,这里的好些布置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我听老家儿说,当年我妈就是坐着手扶拖拉机从小红门十八里店嫁到何各庄的,比咱们现如今的‘大奔’还风光呢,还有那个供销社的小屋,真真儿是跟我们小时候村里的一模一样。
记得当时供销社还卖酒,大人买酒就是用小斗舀,一斗是一两,条件好点儿的嘬块糖就酒,不好的就着盐粒子下酒,这些景象真是历历在目。”
博物馆的展品数量得有近千件,除了从村民家收上来的老物件,还有不少是从京郊山里倒腾回来的。
聊起这里的“镇馆之宝”,吴运涛骄傲地介绍:
“
我们的手扶拖拉机和幸福牌摩托车算得上很有‘分量’的展品了,这个手扶拖拉机就是咱北京产的老古董,我们当时是和京郊的一家农户用一台新的手扶拖拉机给换购回来的,而幸福牌摩托车也是北京的老牌子,是一个收藏摩托车的好友赠送给博物馆的。
记者发现,在博物馆里的“村委会队部”展区书架上,整齐码放着几百本已经泛黄的账本,随便翻开一页,上边的字迹工整有序。“凡是跟村民生活有关的进出账这里都有详细记录。”
肖海翻着这些泛黄的账本告诉记者,
“
这些流水账里记载的可都是我们村的历史啊,记得当时每年开春都会去村委会会计那儿借钱买种子和化肥,等到秋收以后再把钱还到村委会账上,别看我们一个村子账上一年也就几千块钱,但是详细到‘分’这里都有详细记录,现在过上了好日子,回头再看看这些账本,真是忆苦思甜了。
如今早已经住上楼房、过上了曾经想都没想过的好日子的肖海,现在有空就会带着年轻一辈儿到博物馆逛上一圈:“我和老家儿过来看看是怀旧,带他们来是让他们不要忘本,知道村里的历史,也知道我们曾经生活得不易,懂得珍惜眼前的好日子。”
“摸着老井口就能想起当年井水有多甜”
高碑店乡情博物馆
高碑店乡情村史博物馆就坐落在与平津闸一街之隔的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里,按照3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展示区划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漕运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从改革开放至今。
高碑店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村的发展和京杭大运河息息相关,所以馆里专门有一块和漕运历史相关的展区。
从年开始筹备建设博物馆,几乎每一个高碑店村人都有参与其中,我们这里的很多展品和照片都是村民自发送来的。”
记者在这个颇具特色的漕运展区内看到,老闸窝、古庙的巨幅历史图片以及渔船、鱼叉、渔灯和小金鱼挑子在内的各种实物,展现出了当年高碑店漕运繁荣的盛景。
一直为乡情博物馆出谋划策的高碑店村老人儿王培杰告诉记者,
王培杰“要说镇馆之宝当属我们的这个老井口,少说也得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绝对是文物。
这原本是高碑店娘娘庙前东南水井上的井口,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井被封了,这块井口就被我们一位有心的村民保留了下来,在建设博物馆的时候捐给了村里。”
记者看到这个老井口直径有半米左右,光滑的井口内壁还有一道道经岁月冲刷而成的绳痕。
高碑店村民宋淑清也是博物馆的常客,指着展区里的一个描花大肚胆瓶和茶叶罐,宋淑清告诉记者,
宋淑清“高碑店靠水吃水,当年十里八乡的人最爱我们高碑店村的酸梅汤,就是从这口井里打上来的水做的才香甜。
这些物件还有那边的粮票都是我从家里找出来送到博物馆的,这些年家家都盖了小楼,过上了好日子,不过人真是越上岁数就越爱回忆以前的事,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约上几个老伙伴到博物馆里逛一圈,摸摸老井口,看看老物件、老照片,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这个博物馆让我们有个念想和寄托”,今年71岁的王培杰告诉记者,“哪怕只是静静地在博物馆里看着那些老照片和老物件儿,也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些高跷的鼓点、香甜的井水还有老闸窝起闸板时的劳动号子就跟昨天发生的一样特别清楚。”
“个院子一个都不少”
南磨房乡情陈列室
南磨房乡情村史陈列室就位于京沈高速的辅路边,这片建筑面积达余平方米的平房建筑群周围便是村民原地上楼的回迁房,这里也是朝阳区20个乡情村史博物馆中面积最大的一处。
据南磨房乡工作人员介绍,陈列室建设有“传统农业文化馆”、“传统民居生活馆”、“城市化历程展示馆”三大展馆,采用真实的历史实物,以模拟还原的展示手段,集中展示了南磨房乡农业化、专业化、城市化以来的发展历程。
走进“传统农业文化馆”,各种具有年代感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实物和镜框中的老照片一下就将参观者带入到了上世纪的怀旧氛围中。
说起这里的“镇馆之宝”,71岁的郭德鑫老人最有发言权,他指着橱窗中被封裱起来、已经有些泛黄的一页纸告诉记者:
郭德鑫“这份新中国成立前的地契就是我们家族的,当时陈列室筹建的时候我把它捐了出来,也算是为了留住乡情作点贡献。”
馆内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6个不同场景的微缩景观展示区,从兴修水利到秋季收割,从集体经济时期的养鸡场、小熔炼铁到曾经繁荣一时的水泵厂、东郊市场等,都用微缩泥塑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而最让郭老爷子心心念、每次进入陈列室都会久久驻足的就是楼梓庄村的微缩沙盘:
“
虽然大家都是原地上楼搬迁,但毕竟村子没了,在这个微缩沙盘里,我们老楼梓庄村的个院子一个都不少,每次瞅着这个沙盘感觉就能看到原来的家。
“每当想老宅子了就来看看这里的老物件”
豆各庄乡情博物馆
豆各庄乡情村史博物馆位于东五环化工桥外的豆各庄乡1号院,这座前堂后屋的两进四合院也是博物馆最大的“镇馆之宝”。
“
我们乡文物众多,有不少古迹遗存,像博物馆所在地的这个张翼祠堂就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带有典型北方特色的古建筑院落,也是清末大臣张翼在光绪年间为祭祀张氏祖先所修造的。
在占地余平方米的博物馆中有百余件实物、文字、图片展品,集中呈现了豆各庄本地独有的民俗文化。
博物馆馆长梁勇告诉记者,
“
这个博物馆是开始筹建的,我也是土生土长在这儿,很多村里的老人儿虽然搬迁上楼了,但还是故土难离,有不少老人想念以前的老宅子了,就会到我们这儿来看看,这个博物馆成了搬迁上楼的乡亲们寄托乡愁的一个念想。
梁勇告诉记者,除了日常展出,博物馆还是乡里的一个文化活动场所。平时有老人们来进行文艺活动和书画创作,豆各庄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烫画的传承培训也在这里举行。
而且从去年开始,每年9月开学之前,博物馆还会跟地区的小学联系,邀请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参观,“我们希望这个博物馆承载的不仅是我们和父辈的乡愁,更能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将这份挂念故土的乡情能够一辈辈向下进行传承。”
记者左颖
编辑tf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