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半壁店知多少,只有这土气的名字

2024/1/24 来源:不详

北京有十几处“半壁店”,多为郊区村落或城中社区,这个名字与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相比,似乎微不足道。小村子里有着历史往昔的繁盛,如果有时间走走这些“半壁店”,你仿佛会感受到明清时期的浓厚商业气息,时间也许不会给我们名字由来的答案,却展现出一个传统商业村镇的过去。不管哪里的“半壁店”,最早的时候一般都叫“半边店”,大约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清代改为谐音“半壁店”。意思是指一座整间的房屋,其中一半做铺面(如民间的小百货店、来往旅店、日常小吃店),一半用于主人一家居住和饮食。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周边出现许多手工作坊,这些作坊与矿业、丝织业、锻造业等工场的规模相比要小得多,多数属于自己出资经营,只要雇上几个伙计就能开张了。这些作坊多是一些小百货店、小旅店,一整间的房屋隔成两间,一半儿做铺面,另一半儿用于伙计们居住,相当于宿舍,也就是最初的“前店后厂”。明清时期的“半壁店”,一般处于东西走向街道两侧,“半壁店”多的街道被称为“半壁店街”,“半壁店”多的村落被称为“半壁店村”,简称为“半壁店”。北京16个区中出现地名重名是常事儿,比如八里庄、三里河、甘石桥等等,这些地名可都不是一个,其中重复最多的,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半壁店”。比如,海淀区田村半壁店、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通州区梨园半壁店、昌平区回龙观镇东半壁店村、西半壁店村、昌平区兴寿镇半壁店村、顺义区半壁店村、顺义区李桥南半壁店、大兴区半壁店乡、大兴区采育镇东半壁店村、房山区河北镇半壁店村、房山区大石窝镇半壁店村等等。从以上“半壁店”分布可以看出,半壁店这个地名在中心城区不多见,多在郊区出现。北京周边的很多区都有半壁店这个地名,或是乡镇、或是村落。因为工作关系,房山的两个“半壁店”,小编经常去,其中大石窝镇的半壁店村景色特别美,村里很多老房子,都是那种石头黄土的,远处山峦起伏,春天附近还有薰衣草田园,让人有种世外桃源的意境。后来才知道,这个大石窝的“半壁店”,是清朝所建的皇家行宫,是清朝皇帝谒西陵时的驻跸之所。清朝自北京到西陵沿途共建有4座行宫,即黄新庄行宫、半壁店行宫、秋澜行宫、梁格庄行宫。梁格庄行宫是其中唯一保存至今的行宫,其他三座行宫已无存。西陵就在保定的易县,从大石窝穿行,经过涞水,很快就到了易县的西陵,至今涞水境内还有很多王爷的墓葬,最出名的是清朝雍正时期的十三王爷墓。大兴区魏善庄镇南部的“半壁店”,处在北京南中轴延长线上,是大兴区的中心位置,向北距离永定门27公里,向南距离建设中的首都第二机场10公里。这个地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多条公路环绕村庄周围,多次入选“北京最美的乡村”。去年12月25日,大兴区魏善庄镇的“半壁店”,还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目前这个村的人都种植月季花,这样不仅可以拿到流转土地的收益,还可以投入到新岗位,工资性收入也相应增加。大兴区的“半壁店”因为北京市花——月季,逐渐打造成了特色小镇新型民宿的典范,农民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大兴区黄村还有座半壁店森林公园,这可是本市面积最大的一片森林,占地公顷,以田园式风光著称。园内草木清香,空气清新。半壁店森林公园由河岸沙地绿化而成,年就开始在此营造片林,先后栽种杨、柳、松、柏、槐、雪松、梨、苹果等树木约20种,当时定名“龙河森林公园”。年开始,大兴的公园扩建,此地面积一度达到公顷,逐渐建成了有桥、亭、水等景观的森林公园,陈云专门为这个公园题写“半壁店森林公园”七个大字。半壁店,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北方的商业传承。其实这种名字原本更多,只是近些年来,有些在原名基础上修改新地名,有些地方则是完全凭空创造新名字,舍弃了“半壁店”体。随着新建城区扩大,各种各样一言难尽的新名字冒了出来,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恐怕就是“地产体”。假如叫观澜豪庭、临江公馆还算是含蓄的,意大利花园、罗马假日、巴黎印象、香榭丽舍嘉园了解一下呗?走进中国大小城市的新城区,沿途所见都是乏味而突兀的名字。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还是喜欢这些“半壁店”,北京市区西南五十公里,河北的涿州市还有着半壁店墓群,当地村民俗称“疙瘩窝子”,占地面积方圆15华里。现存封土五座,除1号封土保存较完整外,其余四座封土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年命名的“河北第一村”,就是唐山开平半壁店,这是河北“首富村”,唐山的工业化之路使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河北首富村,这里已经成为改革开放后唐山农村加快发展的一个标杆。廊坊的三河市燕郊镇也有一个半壁店村,前几年去的时候,村民特别关心的是何时拆迁,不知道现在拆了没有,名字是不是还叫“半壁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