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运河为伴24位讲述者分享他们的运河故
2023/8/6 来源:不详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千百年来,大运河穿越历史、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已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重要文化载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及其10个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8个省市。
中国之声国家文化公园特别策划《江山壮丽我说大运河》,邀请24位工作、生活与大运河息息相关的讲述者分享他们的运河故事。
一桥一故事一桥一世界
在古老的大运河上,曾经有过很多桥,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明明“躺”在文献里的它们现在隐身在哪里?如何寻找它?测绘它?如何让测绘的科研成果热起来、用起来,让古老的运河能够活过来,留下去?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周远邀你一起触摸运河上的桥。
01:53寻找它、测绘它、保护它
我叫周远,今年35岁,是一名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
年,大学毕业实习期间我开始参与河北香河段大运河的保护,进行运河古闸的测绘工作,从此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我在寻找它、测绘它、保护它的路上,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测绘万善桥(受访者供图)
我们一起“触摸”大运河和那些古桥
最初参与大运河的测绘,感觉每天的工作都是前一天的重复,总有着查不完的文献、走不尽的路、测不完的河,迷惑与不解是日常状态。一条河、一座桥,明明“躺”在文献上,但因为沧海桑田的变化,我就是找不到它。有时好不容易找到了,又不知如何去测绘它。但随着保护工程的开展和推进,消失的运河逐渐被发现,一座座水利工程得到修复,我们终于“触摸”到了大运河和那些古桥。
测绘宝胜仙桥(受访者供图)
先说说土桥吧,土桥别名广利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是元代通惠河上的重要桥梁,后来随着这段运河淤积废弃,土桥也被埋在地下。年我们到现场的时候,四周都是现代化的小区,地上仅能看见一个镇水兽和部分雁翅。桥在哪里?河又在哪里?我们将老地图、历史航拍进行叠加分析,从而对古桥及运河进行数字复原,在地图上将消失的河道完整地标出来,将土桥、虹桥、通运桥等这些张家湾地区的古桥完整地串联在一起。
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们在路上(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测绘工作就是寻找真相的过程,经常需要拨开重重迷雾。就拿平津闸为例,史料上记载,平津闸原名郊亭闸,修建于年。现在它位于北京市高碑店水库南岸,三面被水库环绕。那原来的运河又在哪儿呢?
测绘黑牛寺石桥(受访者供图)
测绘德胜桥(受访者供图)
我们在查询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张年的老照片。那时,通惠河经平津闸而过,古闸周边水田密布,阡陌纵横,还是一片田园风貌。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高碑店水库的修建,河水上涨,运河北岸逐渐被水淹没,仅剩平津闸孤零零地立于水库南岸,就像石舫三面临水。为了印证文献记载,我们通过查询分析通惠河漕运图卷、年历史地图、年老照片、年航拍等一系列的资料,基本再现了平津闸由河上闸转变为湖中闸的历史过程。
测绘平津闸(受访者供图)
这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使得寻找大运河和古桥的工作越来越精准,比如在测绘北京市张家湾通运桥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通运桥,别名萧太后桥,最早是木桥,明代改为三孔石拱桥。两侧各有雕狮望柱22根,栏端还雕有石兽。以前像这样一座古桥,我们需要一个五人小组,分工完成画草图、拍照片、拉尺子、测水平等工作,受测绘精度的约束往往要两到三天才能完成。至于望柱、栏板等石雕只能先拍照,后期再处理,费时费力,成果精度往往还差强人意。
测绘通运桥(受访者供图)
而现在,我们使用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测量古桥平面的同时建立起坐标系,然后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古桥点云数据,最后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取得古桥周边大范围的实景三维数据和地形地貌信息,半天时间就完成原来两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相比以前测绘精度和速度得到大幅提升,测绘成果也更加直观、立体、形象。
测绘团队再出发(受访者供图)
“一桥一故事,一桥一世界”,希望通过测绘工作者的努力,为后续的运河研究提供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也希望真正让这些汗水换来的科研成果热起来、用起来,让古老的运河能够活过来,留下去。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田林:众所周知,大运河流经8个省市,贯通五大水系,跨越三千多公里。大运河遗产类型丰富,遗产本身包括河道、堤岸、闸、桥梁、涵洞、水门、码头等与水利水运密切相关的工程遗产。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可以更加快捷地进行文物测绘,测量数据更加准确,便于全面留存文物信息,为今后保护、研究、利用奠定较好的基础。
针对大运河的测绘保护,我们今后还要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数据化平台,采用多种现代测绘方法相结合,对古桥进行“一桥一档案”的测绘,逐步发展到针对所有水利工程设施遗产的全面建档,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数字化模型,在动态保护遗产的同时,运用云计算技术,进行云保护、云展示、云利用、云参观,实施虚实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保护与利用。(孙莹)
学术指导单位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大运河新闻)
来源:央广网
----------------------
制作曹宇
编校延晨徐蓉
一审桂艳张莉
二审义富肖东
三审晖军
实习王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