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日记2019感知中国清华印象

2022/12/20 来源:不详

感I知I中I国

清I华I印I象

过去两周,名国际学生加入清华大学国际暑期学校“感知中国清华印象“项目。

丰富课程、精彩体验,同学们沿着“创意城市”、“产业前沿”、“城镇化”、“国际关系”、“环境”、“建筑”、“性别研究”七个主题方向,感知真实且鲜活的当代中国,并结合课堂内容展开进一步思考,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看法,加深了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7月13、15日,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所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史志钦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分别为“感知中国·清华印象”项目学生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对世界未来的愿景”(BRI,China’svisionforafutureworld)“何谓中国?”(WhatisChina?)的主旨演讲。从“一带一路”倡议在现今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价值,到中国历史与传统的文化盛宴,同学们在认真聆听与问答思考中,体验着生动的文化研究之旅。

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学生冠廷(RasmusWinchesterGeertsema)在聆听史志钦教授讲座后,思考这中荷的价值差异与共赢发展:中国的总体崛起,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荷兰社会发展历程产生共鸣。

访

感知中国,是行程的主要目的,各组同学也在探索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7月16日至18日,“感知中国清华印象”暑期项目的七个方向小组分赴前门、卢沟桥、中关村等地,探索历史和当下的北京城,调研前沿企业的创新力量。7月19日至20日,七个方向小组再次分赴孔庙、官厅、北沟村等地进行调研,在感受中国悠久厚重的历史文明同时也深入探索当下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与变化。

建筑组的足迹到达前门大街、故宫、北海公园,听导师刘亦师讲述蕴藏在砖瓦木石、飞檐阑槛中的百年历史;去到北京规划展览馆、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场馆,漫步于鸟巢繁复交构的钢梁之上,感叹眼前美景;在清华校史馆,了解清华大学的历史进程与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在孔庙与国子监的雍和宫,亲身感受中国传统学院建筑。

北京规划展览馆是城镇化组探索北京的第一站。在导师梁思思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北京城的过去,探究北京城市规划与西方大都市的规划之间的差异。位于慕田峪长城脚下的北沟村被誉为“北京最美的乡村”,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浓郁而醇厚的村庄文化。长城脚下的瓦厂酒店在保留其工厂原态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酒店改造,新颖的形式也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力量。

创意城市组在学术导师付志勇的引领下从大栅栏商业区的北京坊和老北京胡同开启旅程。一砖一瓦、一街一巷,听着老北京的吆喝,大家俨然深入胡同生活。大家还先后探访了文化体验中心华熙live和智米科技公司,在创意展览和交互体验中感受智能互联。

性别研究组在中国第一家以妇女儿童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了解中国女性历史与现状。艺术区的“BowiebyMickRock”艺术展览也引发了同学们对“性别”话题的另一重思考。而在导师肖巍带领下来到中华女子学院,同学们了解了中华女子学院建立与发展的历史,及其如何在新中国建立后致力于加强女性教育、培养女性干部和支持妇女平权事业。

环境组导师鲁玺率领同学们分别参访了碧水源、高碑店再生水厂和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制造厂。在高碑店再生水厂,同学们实地考察了这个占地68公顷,日处理能力万吨,服务万人口的亚洲第一大污水处理厂,同时也比较了与课堂上所讲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异同点。而前往风景优美的鹿鸣山官厅风电场和首诚农场,大家对电场技术和立体种植技术表示赞叹。

在中关村创客小镇,产业前沿组了解了集工作、生活、娱乐为一体的经营方式。利亚德公司对于光电技术的熟练掌握和LED表演带来的视觉冲击令所有人感叹。在方向导师顾学雍的带领下参访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和世纪互联公司,大家还进一步了解着前沿技术与服务。

国际关系组导师佘纲正选择“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作为本组研究主题开展调研。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聆听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故事;访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UNDP),了解在中国进行的社会实践项目;参观中国军事博物馆,在听导师介绍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人民革命军的历史后,带着自己的想法和期待走进军博。

7月17日晚,“感知中国清华印象”文化活动在清华大学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蒙民伟楼)举行。书法、京剧、剪纸,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丰富魅力,体会中华文明的独特韵味。

书法教室中,艺术教育中心教师李哲带领同学们初步了解中国书法的特点和历史,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到“指实掌虚”的动作要领。经过练习,同学们在扇面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自己喜爱的汉语字词,每位同学都拥有了一幅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艺术教育中心教师胡馨元和周梦梅则带领同学们初尝京剧艺术。京剧的表演范式讲解,青衣、老生和猴戏脸谱的化妆,从知识层面来到对应角色的动作和唱腔练习,大家沉浸于中国国粹的魅力之中。

在剪纸教室,美术学院教师嵇扬带领学生们品味和实践了剪纸艺术。从基础的对称剪纸到四次对称剪纸的“寿”字出炉,大家对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惊喜不已,很快便开始了新一轮的自由创作。

当然,帮助有志于在清华深造的学生了解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项目,也是项目的重要保留环节。清华国际研究生招生的基本情况、在华留学的奖学金及资助申请事项、国际研究生项目……借此难得的机会,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老师们进行交流。

7月23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暑期学校“感知中国清华印象”项目结业汇报在主楼后厅举行。7个小组依次汇报两周以来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经验与感悟。

建筑组从规划(Layout),结构(Structure),景观(Landscape),色彩(Colour),屋顶(Roof),动物(Animals)六个角度出发,结合数天实际探访中的观摩体会,深入研究了中国建筑直观风格下的文化与美学之源流;并通过与西方建筑比较和古典文献的查阅,针对随时间不断演变的建筑现象做出自己的阐释。

创意城市组在感受北京厚重历史积淀与当代艺术魅力的同时,提出如何真正融入中国社会、与当地人进行深层交流的问题。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设计出一款促进外国旅客与本地居民沟通的机器–Chinagram。通过拍摄合影、双语调研、信息互通等步骤,实现更普遍的跨文化交流,中西互补以建造真正的创意城市。

环境组将目光聚焦到电子废物的处理上。他们认为,全球电子废物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但电子废物的处理方式不成熟、政策不完善成为阻碍其有效处理的两大因素。中国作为电子废物产出大国之一,在法律法规上有着较为完善的相关规定,但是相关的监管落实措施却还有待提高完善。

性别研究组成员的展示题目为“TheGreatWallofEmployment”,主要介绍中国妇女过去与当下的就业概况,讲解女性如何在20世纪的一次次妇女解放中走出家门,以及当下在就业和工资待遇上仍然面临的性别歧视现象,提出未来中国两性平等的美好希望。

产业前沿组紧密结合在项目期间生活、学习和参访的亲身体验,从中国航空、5G、快递产业、面部识别和健康大数据等5个较为典型的中国经济及科技发展方向出发,探讨目前几个前沿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国际关系组将研究主题聚焦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日渐提升的影响力,以及中国与欧亚国家的交往和关系,并对不同国家思想文化、国际事务处理方法以及文化影响力进行了对比。

城镇化组从城市化的六个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访,结合文献、数据与案例分析,就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北京为例,城镇化伴随的交通不畅现象较为显著。但城市结合了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区、古迹保护区等使城市更加多元。中国在城市的再生与振兴方面也逐渐探索出自己的道路。

与此同时,同学们在主楼举办了一个集中的学习成果展示(Expo)。各组通过海报展现了他们的学习与研究成果。

“感知中国清华印象”是清华大学首个校级国际暑期项目,让世界各国未来具有领导力的青年学生齐聚清华、了解中国是项目的宗旨所在。“感知中国清华印象”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了解世界的中国、了解中国的世界”的浸润环境,全方位发挥连接中外学生的纽带作用。

此次项目通过建立学分认证制度,作为交换学习的一种形式向清华大学海外伙伴高校学生开放。本届名学生来自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理工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等44个国家的88所大学。

文/张庭瑞、丘颖瀚、周思扬

图/杜立山

编辑/李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