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古代科举和今日高

2023/3/9 来源:不详

假期有一点不好,想去某地,经常都是人满为患。不经意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高碑店的科举匾额博物馆,发现游人不多,环境幽雅,文物琳琅满目,可慢慢参观,好好打发时间也。

入口石人像和石刻牌坊为明代年间遗物,颇有缺损,予人横添历史的沧桑感。此牌坊正中央空缺无字,别有故事,据说是江西某熊氏家族,有族人天资横溢参加科举,族人皆有厚望焉,预先做好牌坊,拟高中之后得官府赐名,未想世事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熊氏学子未能金榜题名,其族人的遗憾,如今倒成为别有风趣的文物,惹人遐思。

购票(门票40)进入,映入眼帘的一副对联实在太过于口水化,不禁让人扫兴,担心接下来的展览难有精彩之处。

“匾额载道,治国重器”“匾额不兴,文脉难续”。言说可谓大胆,但不免让人觉得言过其实。

所幸,进入室内之后,展览展陈,颇可一观。

这是清代年间遗下的“协辅文教”匾。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成熟于唐宋,明清沿袭。及至西学东渐,在西潮的冲击之下,于清朝光绪年间,正式废除科举(年),实际主其事者为张之洞、袁世凯。

中国科举制度历时年,不仅仅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影响中国社会,可谓方方面面。

这里提出的三个问题:

为什么科举制度能延续年?

为什么科举制度会对中国历史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为什么科举制度不能使一个朝代常盛不衰?

前两个值得思考,第三个问题就没意思了。因为这世间就不可能存在某事某物能使一个朝代常盛不衰。不要说一个朝代,就是一个文明,也有生老病死,常盛不衰不可能,某一文明若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于不可避免的衰弱中慢慢复兴,就很了不起了。不过,黑格尔说,人类的历史不如说是反复证明了人类不能从过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大意)。思及此,不免一叹。

此处所谓科举“成于制,败于度”,虽论说颇牵强,亦一家言也。

这是“进京赶考”木雕,人物面目栩栩如生,古人工艺,精雕细琢,今人所不及也。

古人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真实历史上,读书十年就能高中者,可谓寥寥,历经重重关卡,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大多数得中进士者,都是30几岁往上的非“后生”了。比如,近人熟知的晚清状元张謇,大魁天下之时,年已42矣。

甚至,有的人考了一辈子,老了,老了,没多少时间好活了,才意外高中,如唐代状元尹枢,就是考了一辈子,到了70几岁才得中。

这还算幸运的,“倒霉”的士子,考了一辈子,却只能吃灰,如李时珍、蒲松龄、金圣叹等人,无一不是天下难得名士,却屡屡名落孙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也是考了一辈子,怎么都考不取,他的两个儿子,却一试即登第,不免让他感叹: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这幅对联不错,有点意思。

大典抡才七百状元谁拜相,

科考选官十万进士几封侯?

据学者统计,自隋至清,历时年的科举选才,共取状元不过余人,进士十万余人,对比如今的高考乃至研究生考试规模,个中意味,可细品、细品、再细品。今日学子常叹高考难,古代大多数读书人,要想取得功名,逆天改命,那是真的难!

这是光绪三十年(年)的进士榜,也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幅金榜,若晚霞余晖。由农业文明而转型为工业文明,实乃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科举制废,而代之以现代式教育,不过其百绪之一端而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