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为何迫切希望得到督亢图浅析督亢
2023/3/11 来源:不详轻度白癜风能治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41019/4497438.html
秦王政为何迫切希望得到督亢图?——浅析督亢地之重要战略地位
技艺燕赵文化讯(柯学攀景元平)公元前年,荆轲携带着督亢地图和义士樊於期的人头,前往秦国都城刺杀秦王政,上演了一出慷慨悲歌、舍身取义的“历史大剧”,燕赵风骨传颂千年。
如果说樊於期的人头仅仅是燕国表示诚意的话,那么随后献上的督亢地图一定是秦王最为看重的“厚礼”,因为得到了督亢图就意味着得到了督亢地。荆轲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得以接近秦王,进而演出了“图穷匕见”的经典一幕。
燕国地域广袤,秦王为何独钟情于督亢地呢?这就要从督亢地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说起。
首先,督亢地是中原北上的咽喉要冲。
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的督亢地位于燕国南部,是以今高碑店市辖区为核心区域,涵盖今涿州、固安、雄县、定兴及涞水部分区域的燕国领地。从宏观地理上讲,这片区域西倚太行,东瞰湖海,是太行山东麓地势较高的平原地带。在古代,如今的北京与天津之间有很大面积为水域,时称雍奴海。雍奴即为古代天津武清的称谓,如今的北京大兴机场就部分占用了武清的土地。雍奴海周边分布着大量沼泽、湿地,若从中原走陆路北去燕山乃至更遥远的东北地区,必须要经过地势较高且平坦的督亢地。后世曹操北征乌桓,唐太宗远征高句丽,宋太宗雍熙北伐都是经过这片区域北上的。因此称督亢地为咽喉要冲实不为过。督亢(gāng)的“亢”字即有咽喉之意,督亢地名称也正源于此。
当时,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已经展开,想必秦王对督亢这一战略要地垂涎已久,燕国献督亢图之举怎能不引起秦王的高度重视呢?
第二,督亢地是西出代郡的战略依托。
公元前年,秦国攻占赵国的国都邯郸,此前,赵国的晋阳(今太原)也已被秦国占领,曾经的战国七雄赵国只剩下了西北部的代郡(今山西代县、河北蔚县一带)、云中郡(今山西大同)等少量领地。督亢地距离太行八陉之一的蒲阴陉(今河北易县关紫荆关)不足百里,是西出代郡、云中郡的后方依托。
如果秦国拥有了督亢之地,就会以此为根据地,从东部对赵国的代郡、云中郡形成威胁。而此时代郡的南部和西部都已成为秦国领土,这样秦国对赵国便可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彻底灭亡赵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第三,督亢地是北方地区的重要粮仓。
战国时期,燕国腹地的农耕技术已相当成熟。督亢地内河渠纵横,有督亢沟、督亢泽等河流湖泊,还有督亢陂等水利设施,燕人挖掘水井也非常普遍,为农作物灌溉创造了条件。加上农业生产工具的普及,使督亢地区成为燕国著名的粮仓。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商业、冶炼业及手工业的发展,督亢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膏腴之地。苏秦曾说,燕国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可支十年。当然,他说的应该是鼎盛时期的燕国。公元前年,燕昭王即位,他励精图治,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各国有才之士纷至沓来,很快便使燕国民富兵强。清代阎尔梅的《燕赵杂吟》描述:“上古膏腴环督亢,中山意气感壶餐”。在如今的高碑店市栗各庄村,发现有战国时期的生活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瓦、瓦当及其他多种生活用陶器及其残片,且分布范围很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战国时期督亢地的富足与繁荣。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打的是粮食,是后勤供应。秦国欲统一北方,靠从遥远的关中地区运送粮食是不现实的。因此,秦王将目光锁定富饶的督亢地,欲将其作为秦统一北方的后勤保障之区就顺理成章了。
第四,督亢地是燕国的生死之地。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北方的国家,国土广袤,一度囊括了南至黄河,北至塞上及辽东的大片领土。但它的核心区域始终在督亢地及周边地区,这从其都城的变迁可看出端倪。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于燕地。当时燕地成为汉人与北狄争夺的战场。在战争中,燕国都城曾数度迁徙。史载,燕国共传42世,年,其中早期有七代国君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从史料和考古看,目前已知的燕国都城有五座,即燕城(今北京琉璃河董家林)、临易(今河北容城)、蓟城(今北京)、下都(今河北易县)、襄平(今辽宁辽阳市)。除最后燕王玺败亡的东北襄平外,其余均在督亢地的周边区域。
如果秦国拥有了距离燕下都几十里的督亢地,攻占燕国都城或迫使燕王签订城下之盟可谓易如反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失去了督亢地的燕国,不久之后就彻底亡国了。
史书关于督亢地的记载并不是很多,最早见于《史记》及《战国策》等书,皆与荆轲刺秦有关。至于那张举世闻名的“督亢图”,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后世不同版本的地图,对督亢地的标注也不尽相同,但核心区域是基本一致的,这也成为历代专家学者学术研究的依据与基础。
秦代实行郡县制后,督亢地区的行政管理得以细化,出现了督亢亭这一管理机构,汉朝在今高碑店市新城镇建有督亢亭建筑,唐代在古督亢亭址上修建了新城县城。
雍正《畿辅通志》记载:“新城县署在城中,古督亢亭址,汉时建,历唐、宋、金、元代有修葺,明隆庆中,知县李志学增修。”同时还提到,《后汉书》载,方城有督亢亭。而《新城县志》载:“新城在战国时属燕,为方城及督亢地。”《督亢史探》一书的作者崔玉谦教授认为,“古督亢亭址”与“督亢亭”并不冲突。
两千多年来,古老的督亢地虽历经沧海桑田,但她始终以其特有的战略地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影响。
责任编辑:蔡海峰